范依畴:传统中国耻辱刑的存在成因与文化基础
-
谷物配比对多谷物共挤压粉估计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一)
-
如何提升食品质量检验检测的准确性
-
45年·45人·45个典型改革案例丨陈泽民:要珍惜这个好时代
-
基于多通道光谱技术的煤矿水环境监测方法研究(二)
-
谷物配比对多谷物共挤压粉估计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一)
-
生、熟小米提取物降糖效果研究(二)
-
人民领袖|人间重晚晴 习近平的“爱与敬”
-
污染源废气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微视频 | 大道共通
-
央媒观豫 | 大别深山育新变
要在横向上克服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思维,实现四大检察各项业务线索移交常态化、协同办理规范化、资源配备高效化、工作机制长效化。
从有关学者编制的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中,人们能够获得我国居民在财产方面一些比较客观的信息。现代汉语基础性法学中,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和证明的理太少,我们这代专业法学教学研究人员未能做出像样贡献,难免感到有压力、难为情。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同理,对居民部门任何有行为能力的成员来说,如果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受到广义政府部门或居民部门内部其他人员的非法剥夺或损害,从法理上说他/她都应该获得相应财产性赔偿。[40]居民部门的这些基础性财务数据可分别从总体和人均角度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权利享有状况。我国2021财政年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人民币245.673千亿元,占全国广义政府支出的比重是55.01%,具体投入的管理领域和所占的比例为:科技3.9%,教育15.3%,外交、国防5.8%,一般公共服务8.1%,文化旅游与传媒、灾害防止及应急管理6.3%,债务利息4.2%,住房保障2.9%,公共安全5.6%,社会保障和就业13.7%,城乡社区7.9%,节能环保2.2%,卫生健康7.8%,农林水9%,交通运输4.6%,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2.7%。[⑥] 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 SNA 2008), EC, IMF, OECD, United Nations and World Bank, New York, 2009, P.42.[⑦] 此处相差整整200千亿元对不上,不知错误到底出在哪里,故笔者选择采信原文数据,不轻率纠正。
国有资产在实践上分解为两权,不是国家财产独有的现象,个人财产也能如此。我国统计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果通常是按居民、企业、广义政府三部门进行的,如果改为对国民可支配收入做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二元划分,如前所述,采用三元划分法形成的属于企业部门的国有企业可支配收入就应做拆分,拆分的原则应该是按规定须上缴国家的部分或须按政府指示使用的部分划归广义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本身可自主支配的部分划归居民部门。在新的立法出台之前,对民族事务领域的重要法律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应该采取一种新的解释进路,避免传统上倾向于自治的解释进路。
其实,任何法律在制定时都有特定的历史、政治、社会、经济考虑。(二)经济性规范的不同逻辑深谙社会革命之道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清楚,政治制度上顶层设计离不开社会经济层面的支撑,社会维度的革命也是研究政治变迁的重要维度。[10]回到中国的民族问题上来,只有在完整主权的国家范围内,才有可能保护好内部各民族的真实的权利。其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唯一的基本法律。
(二)面向未来的立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已近40年,自2001年修订以来已经20多年,几十年间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新型民族交往格局逐步形成,2018年《宪法》已经将中华民族纳入其中,但《民族区域自治法》还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自治区内设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民族为自治民族的5个自治州,还有哈萨克、蒙古、回、锡伯、塔吉克等为自治民族的六个自治县。
[13]新中国特别关注各民族间经济平等的塑造,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力量来塑造这种平等,如从1950年到1958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超过70亿元,占这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只有将铸牢从一种国家政策转变为国家法律后,才能为铸牢事业提供稳定、持久、深厚的制度基础。[11]有研究更是直接指出,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改变民族成分引起的,这种大规模改变民族成分的情况,到1987年以后已经停滞。发掘《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必须要回到历史之中,从政治的角度予以解读。
再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规定在现实中产生了不少问题,不符合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也落后于民族工作的实践。在体系解释逻辑下,上述先后顺序的调整本身意义重大。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规定来源于宪法,若《宪法》不作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能否修改?这就需要回答一个立法技术上的问题,《宪法》内容是否需要一字不落在法律中照搬?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作为立法学中的一项常见规定,仅仅是要求法律与宪法不抵触,并没有严格要求在相关的规定上完全一致。 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2] 强世功.如何思考政法[J].开放时代,2023(1):73-77.[3] 苏力.大国与大一统,以及帝国[J].开放时代,2023(1):26-37.[4] 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 常安.缔造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奠基历程[J].学术月刊,2019(9):95-108.[6] 邵六益.从中国各族人民到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塑造:1949-1954[J].开放时代,2023(3):40-57.[7] 邵六益.宪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行宪法民族团结条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88-95.[8] 强世功.中国香港:文明视野中的新边疆[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2.[9] [美]理查德·波斯纳.并非自杀契约: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宪法[M].苏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德]京特·雅科布斯.敌人刑法学说[J].汤沛丰,译.量刑研究,2019(1):40-62.[11] 张天路,黄荣清.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74-175.[12] 黄荣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5.[13]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4] 张旭东.全球化与文化政治:90年代中国与20世纪的终结[M].朱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001).[16] 陈明辉.转型期国家认同困境与宪法学的回应[J].法学研究,2018(3):21-38.[17] 王汉斌.王汉斌访谈录:亲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172-183.[18] 敖俊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释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9] 李晟.作为社会共同体建构技术的法律修辞[J].法学家,2020(3):1-14,191.[20] 邵六益.宪法如何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6):128-143.[21] 邵六益.民法典编纂的政法叙事[J].地方立法研究,2020(5):36-51.[22] 王理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的宪法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49-58,183.[2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5:82.基金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民族地区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研究(22SFB5006)。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逐一阐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铸牢资源,也未能对新时代修法建议做全面展开,只能留待未来继续研究。的规定类似,但是两者本质不同。
[21]所以,删除或修改主要是反对大汉族主义,并无立法技术上的困难。例如,第四条和第五条应该调换顺序,首先强调自治机关要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然后再去提变通执行的权力,而不是相反。
第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3]地理、经济上的联系与思想观念上的大一统理念相伴相生,保障了这一共同体历经数千年而不散。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第五条规定依据当地经济、政治等需要,并参酌历史情况,各民族自治区内得包括一部分汉族居民区及城镇。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大民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之争,大民族主义不仅仅指大汉族主义,也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大民族主义。与阶级策略一起弱化的是体制的保护性功能,随着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个人语言能力、民族间的关系和制度等因素致使少数民族成为群体性的利益受损者,如何统筹发展与稳定关系就成为最为复杂难解的问题之一。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底层动员、在民族身份之上塑造阶级认同的革命道路。序言第三段对此又进一步确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制度,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都为今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资源和经济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辅相成。另一方面,经济提升并不必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提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15]经济分化削弱了国家体制对少数民族的整合能力,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死灰复燃直接带来对社会秩序稳定的威胁与伤害。
政治吸纳、经济整合、共同体意识三个层面并非截然区分的,每个时期的民族工作中都包含三个维度。应该明确的是,铸牢不仅仅是抽象理念,各国应该落实到具体条款之中。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市场化带来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引发各种矛盾,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问题中不少与经济上问题有直接关系。(一)多民族国家的现代整合古代中国的不同民族、不同区域间存在紧密的关联,这既有地理上的原因,更有地理格局带来的经济内聚力,传统中国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经济互补塑造了较为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权的安排。《民族区域自治法》条文繁多,不可能逐条分析。
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涉及到近代以来政治正当性的重构,其道路选择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诉求紧密相关。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工作,要求我们在政治吸纳和经济整合之外,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关注各民族人民的心灵秩序的构建。
第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确认,多民族是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质料,共同构成统一的国家。又如,关于民族关系的部分,《宪法》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除了平等团结互助外还加入了和谐,《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第二段第二句也进行相应的修改。
因此,必须回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统一宪制秩序之中,对自治权利的维护是以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愿景目标。在自治地方,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共同建设各项事业,共享建设发展成果。
同时,作为八十年代产物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又带有改革开放后市场主义的痕迹,具体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相关条款占据1/4以上篇幅。[23]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性社会事务工作简单归结为民族工作,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矛盾。第五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如《物权法》2005年草案曾规定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在遭遇学界的质疑后,最终出台的《物权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避免了照搬《宪法》规定。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自治区戴了某个民族的‘帽子,是要这个民族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更大责任。而在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经济条款具有更为强烈的市场经济特色,同样在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一章中,对应的规定如第二十五条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17]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要求下,需要采取整全性的方法来解释法律,发掘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三建立在上述政治判断和宪法确认的基础之上的宪法性法律,对其法律精神的理解应该离不开当时的时代精神。
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初心在于缔造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区域自治以帮助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战略目标,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少数民族特殊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自治之分促国家之合,将少数民族的自治与国家的统一治理有机溶于一炉。为了真正维护各民族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展开了民族识别工作以解放弱小民族,苏联只承认进入资产阶级阶段的族群为民族,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超越这一限制。
舒国滢:中国法理学七十年的变化与成长下辖地区今天天气
苏力: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公民?——重新理解传统中国人的家国与周边地区今天天气
城市天气预报
- 热门
- ABCD
- EFGH
- JKLM
- NPQR
- STWX
- YZ
国际城市天气预报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合作伙伴
- “刑事一体化”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 纪录片丨阿扎提古丽
- 警惕抽绳童装暗藏致命隐患
- 丝路同行 双向奔赴的繁荣之路丨走在“一带一路”上
- 九部门发文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不同商品化试剂对临床血清样本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三)
- 湖北油价今起上调 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
- 柱前衍生法检测香菇酱中甲醛(一)
- 陈敏尔张工王常松与苏辉一行座谈
- 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二)
-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附近发生3.8级左右地震
- 影响食品理化检验检测准确性的因素
- 房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
- 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建设进行时
- WCBA四川遭逆转 内蒙古女篮拿下“天王山”之战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豫见“三秋”丨全省秋作物收获超八成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开始铺轨 武汉至宜昌明年1小时通达
- 时习之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习近平作出新指示
- 登山探险迷路被困怎么办?安全指南来了→
- 倒计时三天! @所有人,您的端午豪礼还未领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4年5G轻量化贯通行动
- 您收到一份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问卷,请查收!
-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安全重点任务
- 豫头条|第二批主题教育 河南事上见
-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
- 新华社权威速览 |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晤
- 超市老板“反向打工”资助下 一位癌症患儿母亲的希望与转机
- 时政现场说丨守护长江安澜 打造长江文化璀璨明珠
- 线上占比近半 山姆解不了即时配送依赖症
- 紫山药抗性淀粉调节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脂质代谢(一)
- 美西方帮以色列拦截导弹 乌克兰“酸”了
- 基于多通道光谱技术的煤矿水环境监测方法研究(二)
- “熟人综艺”为何屡屡出圈?
-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准与配方发展趋势(二)
- 中国台湾附近发生4.3级左右地震
- 甲基苯丙胺和海洛因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一)
- 于建勋:一季度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 央媒观豫丨来两千年前的落地灯里找彩蛋
- 联合国对约旦河西岸暴力升级表示严重关切
- 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烟碱公式的探讨(二)
- 维护食品安全 四川在行动(一)
- 三种监测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标准方法的比较
- 地图海报丨河南秋收进度图(截至10月8日)
-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准与配方发展趋势(二)
- 这个“特别策划”开篇之作中,何平这样叮嘱青年新闻工作者
- 您收到一份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调查问卷,请查收!
- 基于GNIPSO-SVR的水质预测模型研究(一)
- 混凝土中氯离子检测方法研究 (一)
-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 TOC制约法在实验室精益管理中的应用
-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关注:河南持续发力转换动能
- 央媒观豫 | 河南周口: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 秋染中原 在金黄中看见河南丰收的定力|大象微评
- 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 写意中国丨感悟精神伟力 中外嘉宾走近“人工天河”红旗渠
- 【每日一习话】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 全国首个示范型奶牛家庭牧场标准在河北公布
- 汇聚起千万职工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磅礴力量
- 央媒观豫 | 河南临颍县: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 45年·45人·45个典型改革案例丨赵明恩:改革者永远是年轻
今日生活指数
天气资讯





气温排行榜
- 高温
- 低温
排名 | 城市 | 今天气温 |
1 | 高鸿钧:法理学研究:法律的多棱镜莫纪宏:论数据时代虚拟事实的法律效力 | 23~26 ° |
2 | 姜明安:《宏观公法学导论》序言与绪论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 | 23~25 ° |
3 | 莫纪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知识学特征分析刘国乾:损害救济新旧法适用选择的过渡法规则 | 23~25 ° |
4 | 程迈:党内治理法治化初探:国家化的路径卢希起:司法执法边界新论 | 23~25 ° |
5 | 李林:中国法理学的时代使命曹文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智识创制 | 23~25 ° |
6 | 胡铭 王凌皞:现代科技引入司法的十大核心问题侯猛:知识结构的塑造——当代中国司法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 23~25 ° |
7 | 余盛峰: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下的法律功能秦前红 王天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权优化配置研究 | 20~25 ° |
8 | 周尚君:中国立法体制的组织生成与制度逻辑柯华庆:从人民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法治 | 20~25 ° |
9 | 张建:他者的幻相:走出法律东方主义的逻辑陷阱田夫:从法学基础理论到法理学 | 17~25 ° |
10 | 梁治平:自然法今昔:法律中的价值追求孟涛: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法治的原理与建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 | 12~25 ° |
1 | 秦前红:依规治党视野下党领导立法工作的逻辑与路径崔建远:论法律关系的方法及其意义 | -24~-12 ° |
2 | 郑永流:人格、人格的权利化和人格权的制定法设置吴玉章:哈特法律与道德思想新论——一处自相矛盾的表述 | -24~-9 ° |
3 | 陈柏峰:拥挤社会的法治郑永流:人格、人格的权利化和人格权的制定法设置 | -23~-12 ° |
4 | 于海防: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价值取向与逻辑前提——在替代人类与张盾: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法治问题 | -23~-8 ° |
5 | 童之伟:论变迁中的当代中国法学核心范畴刘松山:对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法和议事规则的若干建议 | -20~-8 ° |
6 | 高一飞 王金建: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权实现的困局与突围解永照:论法律解释的目标 | -20~-8 ° |
7 | 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张晋藩:重构新的中华法系 | -20~-5 ° |
8 | 程迈:党内治理法治化初探:国家化的路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 -19~-10 ° |
9 | 陈金钊:现有“法律思维”的缺陷及矫正张世明:大道贵中:制度思维与竞争法学建构 | -18~-12 ° |
10 | 桂华:论法治剩余的行政吸纳*於兴中:德沃金的法律观与法的品格 | -18~-10 ° |
空气质量排行榜
- 最优
- 最差
排名 | 城市 | 今天空气 |
1 | 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柯华庆 杨明宇:社会主义法治:新差序法治 | 7优 |
2 | 柯华庆:中国共产党领导权的法理基础(一)秦前红:依规治党视野下党领导立法工作的逻辑与路径 | 7优 |
3 | 刘猛:中国现代法学转型的路径选择泮伟江: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论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 | 7优 |
4 | 高一飞:死刑的正当性之问惠志斌: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法律伦理问题 | 7优 |
5 | 祁春轶:国家治理中法律对期望结构的分辨和选择钱大军:司法人工智能的中国进程:功能替代与结构强化 | 7优 |
6 | 曹文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智识创制黄宗智:中国正义体系中的“政”与“法” | 7优 |
7 | 李永军:法律行为无效原因之规范适用於兴中:人工智能、话语理论与可辩驳推理 | 7优 |
8 | 张文显:中国法学现代化的理论宣言高鸿钧:法律与宗教:宗教法在传统印度法中的核心地位 | 7优 |
9 | 余盛峰:知识产权全球化:现代转向与法理反思强世功:立足中国大地 建构中国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 | 7优 |
10 | 季卫东:数据、隐私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宪法创新莫纪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注重对监察权性质的研究 | 7优 |
1 | 焦宝乾:法教义学在中国:一个学术史的概览龙大轩:新时代“德法合治”方略的哲理思考 | 381严重 |
2 | 朱晓峰:人类基因编辑研究自由的法律界限与责任顾钰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理念领航、问题导向、制度保障 | 324严重 |
3 | 刘志强:对人权的行政保护杨华:海洋法权论 | 273重度 |
4 | 王启梁:法治的社会基础——兼对“本土资源论”的新阐释泮伟江:自序:法学的自省 | 270重度 |
5 | 王人博:中国法治:问题与难点朱苏力:“酷(cool)”一点 | 269重度 |
6 | 金观涛:现代民族国家与契约社会黄宗智:中国正义体系中的“政”与“法” | 257重度 |
7 | 何怀宏:建构一种预防性的伦理与法律:后果控制与动机遏制莫纪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法知识学特征分析 | 256重度 |
8 | 胡文涛:我国个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构想封丽霞:大国变革时代的法治共识——在规则约束与实用导向之间 | 229重度 |
9 | 王利明:论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问题陈兴良:法学知识的演进与分化——以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为视角 | 229重度 |
10 | 江必新:司法政策的功能维度与具体把握李晟:通过算法的治理——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 | 226重度 |